九牛一毛的意思
九牛一毛的意思解释
九:表示多数。许多牛身上的一根毛。比喻极大数量中微不足道的一点。
例句九牛一毫莫自夸,骄傲自满必翻车。(陈毅《感事书怀 七古 手莫伸》诗)
正音“一”,不能读作“yì”。
用法偏正式;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;比喻微不足道。
典故汉武帝(刘彻)听说李陵带着部队深入到匈奴的国境,士气旺盛,心里很高与。这时,许多大臣都凑趣地祝贺皇帝英明,善于用人。后来李陵战败投降,武帝非常生气,原来祝贺的大臣也就反过来责骂李陵无用和不忠。这时司马迁站在旁边一声不响,武帝便问他对此事的意见,司马迁爽直地说李陵只有五千步兵,却被匈奴八万骑兵围住,但还是连打了十几天仗,杀伤了一万多敌人,实算是一位了不起的将军了。最后因粮尽箭完,归路又被截断,才停止战斗,李陵不是真投降,而是在伺机报国。他的功劳还是可以补他的失败之罪的。武帝听他为李陵辩护,又讽刺皇上近亲李广利从正面进攻匈奴的庸儒无功,怒将司马迁下在狱里。次年,又误传李陵为匈奴练兵,武帝不把事情弄清楚,就把李陵的母亲和妻子杀了。廷尉杜周为了迎合皇帝,诬陷司马迁有诬陷皇帝之罪,竟把司马迁施予最残酷、最耻辱的“腐刑”。司马迁受到了这种摧残,痛苦之余,就想自杀;但转念一想,像他这样地位低微的人死去,在许多大富大贵的人的眼中,不过像“九毛亡一毛”,不但得不到同情,且更会惹人耻笑。于是决心忍受耻辱,用自己的生命和时间来艰苦地、顽强地完成伟大的“史记”的写作。古人所谓有大勇的人才有大智,司马迁便是这样的人。他知道在他所处的年代里,死一个像他那样没地位、没名望的人,比死条狗还不如,因此他勇敢地活下去,终于完成了那部空前伟大的历史的著作——“史记”。司马迁把他这种思想转娈的情况告诉也的好友任少卿,后来的人便是根据他信中所说的“九牛亡一毛”一句话,引伸成“九牛一毛”这句成语,用来譬喻某种东西或某种人材仅是极多数里面的一部份,好像九条牛身上的一根毛一样。
九牛一毛的词典解释
词语解释
九牛一毛[ jiǔ niú yī máo ]
⒈ 比喻在极大数量中的极小的量。
英a single hair out of nine ox hides——a drop in the ocean;
引证解释
⒈ 亦作“九牛一毫”。
引语出 汉 司马迁 《报任少卿书》:“假令僕伏法受诛,若九牛亡一毛,与螻蚁何以异?”
唐 王维 《与魏居士书》:“然才不出众,德在人下,存亡去就,如九牛一毛耳。”
宋 文天祥 《移司即事》诗:“寄书痴儿了家事,九牛一毛亦云小。”
清 张岱 《陶庵梦忆·三世藏书》:“我 明 中秘书,不可胜计,即《永乐大典》一书,亦堆积数库焉。餘书直九牛一毛耳,何足数哉!”
夏衍 《两个座谈会书面回答》:“现在的电影市场,可以说连九牛一毛都谈不上。”
陈毅 《感事书怀》诗:“九牛一毫莫自夸,骄傲自满必翻车。”
国语辞典
九牛一毛[ jiǔ niú yī máo ]
⒈ 许多牛身上的一根毛。比喻多数中的极少部分,对大体没有什么影响。唐·王维〈与魏居士书〉:「然才不出众,德在人下,存亡去就,如九牛一毛耳。」也作「牛之一毛」。
近九牛一毫 沧海一粟
反九鼎大吕 盈千累万
英语lit. one hair from nine oxen (idiom), fig. a drop in the ocean
德语eine Bagatelle (Sprichw), ganz wenig
法语(expr. idiom.) un poil de neuf boeufs, (fig.) une goutte dans l'océan
九牛一毛造句
1.七一行动指南:养一身正气,遣两袖清风,邀三朋四友,逛五湖四海,逢六六大顺,话七嘴八舌,花九牛一毛,得十分高兴!建党节快乐。
2.花这点钱对他来说有如九牛一毛,他不会在乎的。
3.今年七一行动指南:养一身正气,遣两袖清风,邀三朋四友,逛五湖四海,逢六六大顺,话七嘴八舌,得九牛一毛,仍十分高兴!建党节快乐!
4.花这点钱对他来说有如九牛一毛,他不会在乎的。
5.损失这点钱,对他而言只是九牛一毛,不会有影响的。
6.养一身正气,遣两袖清风,邀三朋四友,逛五湖四海,逢六六大顺,话七嘴八舌,得九牛一毛,仍十分高兴!建党节快乐!
7.成功是大家一起努力的成果,你那点九牛一毛的功劳就别提了。
8.借几百元钱,对他来说,简直就是九牛一毛。
9.经理一再保证,这点损失对银行来说只是九牛一毛,无甚大碍的。
10.这些钱对于一个百万富翁来说不过是九牛一毛。
九牛一毛的翻译
- a very small minority
- крáйне незначительный
- 多数(たすう)のうちのごく少部分(しょうぶぶん)
- wie ein Hǎrchen von neun Ochsen(ganz winzig)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