荆钗布裙的意思解释
钗;妇女别在发髻上的饰物。荆条当作钗;粗布做成裙。形容妇女朴素的服饰。多指贫家妇女的装束。
例句况荆钗布裙者未必能安于荆钗布裙也,与其后悔,莫若无成。(清 沈复《浮生六记 坎坷记愁》)
正音“钗”,不能读作“chā”。
辨形“荆”,不能写作“金”。
用法联合式;作主语、定语;含褒义。
典故东汉书生梁鸿读完太学回家务农,与县上孟财主的30岁女儿孟光结婚,婚后他们抛弃孟家的富裕生活,到霸陵山区隐居,后来帮皋伯通打短工。孟光用荆条作钗,穿着粗布衣服,举案齐眉,夫妻十分恩爱。
荆钗布裙的词典解释
词语解释
荆钗布裙[ jīng chāi bù qún ]
⒈ 荆枝为钗,粗布为裙。妇女简陋寒素的服饰。
引证解释
⒈ 荆枝为钗,粗布为裙。妇女简陋寒素的服饰。
引《太平御览》卷七一八引《列女传》:“梁鸿 妻 孟光,荆釵布裙。”
《初学记》卷十引 南朝 宋 虞通之 《为江敩让尚公主表》:“如臣素流,家贫业寡,年近将冠,皆已有室,荆釵布裙,足得成礼。”
唐 李商隐 《重祭外舅司徒公文》:“紵衣縞带,雅况或比於 侨 吴 ;荆釵布裙,高义每符於 梁 孟。”
元 萨都剌 《织女图》诗:“又不闻田家归,日埽春蚕宵织布,催租县吏夜打门,荆釵布裙夫短袴。”
清 沉复 《浮生六记·坎坷记愁》:“锦衣玉食者未必能安於荆釵布裙也。”
国语辞典
荆钗布裙[ jīng chāi bù qún ]
⒈ 用荆枝为钗,用粗布为裙。指贫穷或节俭妇女粗劣的服饰。南朝宋·虞通之〈为江教让尚公主表〉:「荆钗布裙,足得成礼。」也作「布裙荆钗」、「荆钗布袄」、「荆钗裙布」、「裙布荆钗」。
引《浮生六记·卷三·坎坷记愁》:「况锦衣玉食者,未必能安于荆钗布裙也。」
荆钗布裙造句
1.丈夫虽然富有,但妻子却爱过荆钗布裙的生活。
2.丈夫虽然富有,但妻子却爱过荆钗布裙的生活。
3.丈夫虽然富有,但妻子却爱过荆钗布裙的生活。
荆钗布裙的翻译
- have only a thorn for a hairpin and plain cloth for a skirt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