飞蛾赴火的意思解释
象蛾子扑火一样。比喻自找死路、自取灭亡。
例句你这样做,无疑是飞蛾赴火
用法动宾式;作谓语、状语、定语;含贬义。
典故南朝梁时才子到荩是朝廷金紫光禄大夫到溉的孙子,深受皇帝萧衍的喜爱,经常在一块作诗,萧衍特地赐他祖父一首诗:“研磨墨以腾文,笔飞毫以书信,如飞蛾之赴火,岂焚身之可吝。必耄年其已及,可假之于少荩。”
飞蛾赴火的词典解释
词语解释
飞蛾赴火[ fēi é fù huǒ ]
⒈ 比喻不惜牺牲而有所作为,或自寻死路,自取灭亡。
引证解释
⒈ 比喻不惜牺牲而有所作为,或自寻死路,自取灭亡。参见“飞蛾投火”。
引《梁书·到溉传》:“如飞蛾之赴火,岂焚身之可吝。”
亦作“飞蛾赴焰”、“飞蛾赴烛”。 《旧唐书·僖宗纪》:“既知四隅断絶,百计奔衝,如穷鸟触笼,似飞蛾赴焰。”
宋 黄庭坚 《演雅》诗:“蛣蜣转丸贱苏合,飞蛾赴烛甘死祸。”
国语辞典
飞蛾赴火[ fēi é fù huǒ ]
⒈ 比喻自寻死路、自取灭亡。也作「飞蛾扑火」、「飞蛾赴烛」、「飞蛾赴焰」、「飞蛾投火」、「飞蛾投焰」、「灯蛾扑火」。
引《梁书·卷四〇·到溉传》:「如飞蛾之赴火,岂焚身之可吝。」
反明哲保身
飞蛾赴火造句
1., 小姐,赵珏谋叛,行迹昭彰,正是司马昭之心,路人皆知;故今前往襄阳王府,无异于飞蛾赴火,自陷龙潭虎穴,凶险非同寻常。
2.作茧自缚不知遇,飞蛾赴火是祸福。
3., 俾斯麦想说服儿子放弃,虽然他自己也很不甘心,但家族的延续与飞蛾赴火般短暂的绚丽间,俾斯麦理性的选择了延续家族的传承、繁衍。
飞蛾赴火的翻译
- seeking one's own doom
